螺旋板式換熱器是由兩個封閉且獨立的螺旋通道構成,通道內出現了串漏則對于串漏點的確定比較困難。為了準確的查出漏點,采用了鉆孔的方法。鉆孔時,鉆孔位置應定在換熱器一端的同一個螺旋通道上,且為十字交叉形排列,在鉆孔時還應盡量保證不讓鐵屑掉進換熱器內,以使其通道暢通。
灌水打壓查漏法:
從未鉆孔的一個通道上,用壓力水泵向換熱器內灌水,并形成一定的壓力,這時換熱器串漏的位置就會竄出水來,流到另一通道(鉆過孔的通道),并從離漏點最近的那層鉆孔往下滴水,(這時換熱器鉆過孔的一端應是朝下放置),通過滴出水的位置,就能確定在第幾層有內泄漏,這時再將換熱器相同層未鉆孔的一側封頭割開一段作為觀察孔,從觀察孔處就能準確確定具體串漏點。
內漏處的修理:
1、挖孔:在確定了內漏點的位置后,從換熱器最外層對應著漏點的地方,開始割孔,順序是由外向里,一直割到有內漏點的那一層為止。割出的孔應為橢圓形,且尺寸的大小是外層大,向里逐漸小,一般每層板上孔的大小相差40mm,如漏點位置較深,在外層割出的孔應較大。
2、清渣:在割完孔后,應對留在每層板上的氧化渣認真進行清理,這是在對焊回補板時,回補板與每層螺旋板能否貼緊焊牢的關鍵,可用鏨子和修整模具用的小手砂輪清理氧化渣,注意應盡量將清理的渣子清出,不讓其掉進換熱器內。
3、配回補板:為保證修理的質量,從換熱器上每層割下來的板料,不再使用,重新配回補板,另配的回補板要用與換熱器螺旋板相同的材料和板厚,其周邊應比換熱器上每層割出的孔分別大15mm?20mm,且也為橢圓形,并做成和換熱器每層螺旋板弧度相一致的弧形。
試壓并封堵鉆孔:
在內漏點和回補板焊接完后,用壓力水泵向末鉆過孔的通道灌水,并形成0.5?1.0MPa的壓力,并保持一定時間,應不出現泄壓現象。封堵鉆過的孔:用于鉆孔直徑相同的短圓鋼段,封堵、焊接鉆過的孔的位置和觀察孔,而后對該通道進行水壓試壓,壓力為0.51.0MPa,應不出現泄漏。試壓過程須注意事項:
1)在對換熱器割孔前,應用蒸汽將殘留在換熱器內的化學物質吹凈,以免氣割時產生燃燒,發生安全事故。
2)在對換熱器修理前,應對其是否腐蝕嚴重進行確認,決定其還有無修理的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