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旋板換熱器因具有體積小,安裝和操作方便,換熱效果好等優點被廣泛應用于焦化廠生產的換熱系統。但螺旋板換熱器也存在一定的缺點,即結垢、腐蝕、穿孔內漏時,無法處理,大多是一次性使用。那么對螺旋板換熱器進行清洗的程序是什么呢?一起來看看。
一、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下清洗程序:
(1)根據堵塞情況及垢物性質,按比例配制一定濃度的化學清洗溶液,并不斷調整各組份的添加量。
(2)配制清洗劑。選定由碳酸鈉、苛性鈉、滲透劑、表面活性劑、乳化劑等十幾種化學品組成并配制成濃度為10%的清洗液。
(3)清洗液入口溫度為55℃,出口溫度為30℃,可根據垢物介質的構成情況調整入口清洗液的溫度。
(4)采用浸泡與循環相結合的清洗方法。一般情況需浸泡15~20h,然后進行強制性循環6h。
(5)清洗的排除物為粘稠的黑色液體并伴有絮狀焦油物,流到地面上則結為膏狀,重量約為50~80kg。
(6)清洗到一定程度后,打開螺旋板換熱器的出、入口觀察焦油物清洗程度,然后加入“洗油王”并適當調節配方,用泵打入換熱器廢氨水通道內,同時在循環水通道入口處通入蒸氣進行加熱,促使焦油物最大限度的溶于“洗油王”溶液內而排出,依次循環多遍。
(7)清洗完畢后,進行酸洗以清除水垢。酸洗液入口溫度為50℃,由6%的鹽酸溶液加入適量的緩蝕劑等,酸洗過程中有氣體排出及泡沫產生,酸洗終止時酸溶液濃度為3.5% ,并排出黑色液體。
(8)酸洗后進行堿洗中和,加入苛性鈉、碳酸鈉、磷酸三鈉組成的混合液體浸泡及循環6h,直至黑色液體排盡終止。
(9)最后用清水沖洗,直到pH值為7,沖洗結束。
二、清洗效果
(1)清洗后的螺旋板換熱器投入使用后,蒸氨廢水出口溫度由32℃降至28℃以下,滿足了洗氨塔工藝生產的要求。
(2)循環水量由清洗前的36m 3/h增加到46m 3/h以上,提高了28%。
(3)設備阻力由清洗前的0.50~0.60M Pa降至0.25~0.30MPa,降低了50%。
(4)洗后的循環水量與設計指標相比,清洗率達70.8%以上,基本上保證了正常生產。由于清洗效果比較明顯,我們又將使用的SS100- 16型螺旋板換熱器上應用,使采暖循環水溫度達72℃。應用化學清洗技術進行富氨水管道的除垢,效果更好。該管道直徑為Φ133mm ,后變徑為Φ159mm的管道,管道全長400m ,結垢平均厚度為15~20mm ,清洗液采用鹽酸溶液中添加1%左右的硝酸溶液,同時加入緩蝕劑、滲透劑、乳化劑等溶液進行清洗,管道壁上清洗率為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