間壁式換熱器的種類很多、從構造上可分為套管式換熱器、管殼式換熱器、高效間壁式換熱器等。 1)套管式換熱器(douhle-pipe heat exchanger) 這是最簡單的間壁式換熱器,由兩根同心圓管組成一種流體在內管流動,另一種流體在內外管間的環形通道內流動。根據兩種流體的流動方向不同可分為順流布置和逆流布置。套管式換熱器的特點是傳熱系數小,僅適用于傳熱量不大或流體流最較小或壓力較高的情形。 2)管殼式換熱器(shelf and tube heat exchanger) 又稱為列管式換熱器,這是最傳統、應用最廣的間壁式換熱器,基本結構包 括管束、外殼、管板、封頭、擋板和隔板等基本部件。管束是管殼式換熱器的傳熱面,管子的兩端固定在管板上,管束和管板一起封裝在外殼內,外殼兩端裝有封頭以構成封閉空間。一種流體在管內流動.稱為管側流體;另一種流體在管外和殼體構成的空間內流動,稱為殼側流體。為了改善管殼式換熱器的換熱效果,在外殼內通常裝有折流檔板以改變殼側流休流過管束的方式.在封頭內安裝隔板可以提高管程流體的流速。 流體在換熱器內從一端至另一端的流動路程稱為流程,管側流程稱為管程,殼側流程稱為殼程.可以用“殼程數一管程數”表示管殼式換熱器的型式。它表示 該換熱器是1個殼程、2個管程。在封頭中加裝必要數量的隔板可以得到4,6,8等多管程結構。將幾個殼程串聯起來可以得到多殼程結構。 管殼式換熱器因結構簡單、造價低廉、選材范圍廣、清洗方便、適應性強、耐高溫高壓等諸多優點.得到廣泛的應用。GB 151一1999詳細介紹了管殼式換熱器的設計、制造等方面的標準和要求。 3)高效間璧式抉熱器 普通管殼式換熱器的缺點是傳熱系數小、體積比較龐大。為了適應節能降耗、提高工業生產經濟效益的需求,需要開發適用于不同工況要求的高效能換熱設備。對換熱器來說,首先要求它有高的傳熱效率—高效性,同時也應具有較小的體積—緊湊性。所謂緊湊性是指換熱器單位體積中所包含的傳熱面積大小,單位是m²/m³。一般來說,緊湊性大于700 m²/m³的換熱器即可稱為緊湊式換熱器。換熱器的高效性和緊湊性對某些傳熱性能較差的流體之回的換熱,如氣-氣換熱器尤為必要。作為換熱設備的主要性能指標,高效性和緊湊性已成為近幾十年來工程設計和理論研究人員的追求目標。 與傳統換熱器相比,高效間壁式換熱器的優越性表現在:①結構設計能誘使流體產生湍流流動以獲得較高的傳熱系數;②阻止污垢形成;③流程設計使冷、熱流體間溫差推動力達到最大值。 目前,工程中普遍應用的高效間壁式換熱器有螺旋板式換熱器(spiral plate heat exchang-er)、板式換熱器(plate heat exchanger)、板翅式換熱器(plate-fin heat exchanger)、翅片管式換熱器(finned一tube heat exchanger),熱管換熱器(heat pipe heat exchanger)等。 間壁式換熱器按照冷熱流體的流動方式又可分為順流(parallel flow)、逆流(counterflow)和復雜流(complex flow)換熱器等。兩種流體平行流動且流動方向相同的稱為順流換熱器,兩種流體平行流動但流動方向相反的稱為逆流式換熱器;其他流動方式均稱為復雜流換熱器.復雜流又分為平行混合流、一次交叉流、順流式交又流、逆流式交叉流和混合式交叉流等。 //www.wxhxhjsb.com 螺旋板換熱器 螺旋板式換熱器 |